晋源区破坏面综合治理施工正酣

时间:2022-11-16 11:57:34  来源:  作者:  字体:

11月16日,在晋源区小西窑沟、洞儿沟等地,大型挖掘机在山坡上不停挖着土石,运输车来来往往,运来一车车泥士。苗木栽种,引水上山……机械人工齐头并进,施工现场一片繁忙。今年,晋源区破坏面综合治理已全面铺开,建设正酣。

“破坏面主要因矿山开采及自然灾害等而形成,极大影响周边乃至晋源区整体生态安全和社会生产活动安全。”晋源区自然资源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任建卿说,“今年,我们紧紧围绕太原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总目标和总要求,坚持‘增绿、提质、防灾、创新’同步发力,进行系统有效的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

据了解,该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总治理面积500亩,共规划设计57个作业小班,预计栽植白皮松、金枝槐、西府海棠、丁香、枣树、山楂等近53000株。工程从10月开始,补植补种将在次年春季进行,其后为抚育管护期。项目完成后,将有进一步改善西山生态面貌和区域小气候,提升生态涵养,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太原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

据项目负责人刘风生介绍,由于要在上冻前抢抓时间进度,57个小班正大面积展开作业,最困难的地方是部分山体破损较严重地块须进行放坡减载和推土叠台整理,再进行人工造林。放坡减载即针对破损山体形成的危岩、峭岩及陡坡采用人工或机械方式处理平缓,形成35度以下的斜坡,使山体更加稳固,减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率。经过放坡处理尚不具备造林绿化条件,需对其进行推土叠台整理,即用放坡后产生的土石方将坡脚、坡体分层进行回填夯实,形成梯田式平台。边坡局部不稳定处还须进行清刷或支补加固,较大裂缝处须进行灌浆或勾缝处理,并在顶部做截水沟,防止雨水冲刷,两边人工做流水槽,平台上做垒堰,坡面上采用网防护,以保证工程完成后的安全性、稳定性。施工海拔在850米以上,土质表面为石块砂砾,下部为碎石块及软质沙化岩和较硬岩,由于大部分山体区域机械无法到达,需要肩背人扛、运苗上山。工人就是在这样困难危险的条件下像绣花一样,用辛勤汗水把苗木一颗颗栽种下去,染绿山川。

目前,工程量已完成70%,预计11月底全部完工。待到明年春暖花开时,一幅山花烂漫、层林尽染的锦绣图景就将展现在市民面前。

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杨润德 崔莉霞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钢城资讯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美食营养 | 美食助兴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工作人员公示
权威综合法治类门户  民生法治在线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Powered by EmpireCMS7.8  © 2002-2018 EmpireSoft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