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博物馆:流传千古的“三七分水”
三晋大地、并州古都、悬瓮山下,有一座千年古祠——晋祠。千百年来,晋祠祭叔虞,祀邑姜,敬水母,拜关公,尊三圣,崇三清,神人与共,辈辈传承。剪桐封地、豫让刺赵、水母传说、铁人传说、三七分水等脍炙人口的典故传说流传数百上千年,犹如一部流动的历史,记载着晋祠的悠远和辉煌。
从难老泉亭东行数步有一清潭,这是难老泉的出水处。潭中间建有一道石堰,石堰上有10个直径一样的孔,其中,三个孔的水向南流出,七个孔的水向北流去,用一条“人”字形的石坝分开,这便是流传千古的“三七分水”。在潭中还有一座石塔,名为“张郎塔”,又被称为“中流砥柱”。
传说很久以前,难老泉水是晋祠地区老百姓生活的命脉,除日常生活用水外,还用于灌溉农田。为此,晋水南北两河的村民常常为争水而发生械斗,每次械斗就会造成人命事故,后来有人告到了官府,由官府出面调停。官府便想了一个馊主意。在难老泉边放置了一口大油锅,锅底燃烧柴火,待油锅沸腾时投入了十枚铜钱,代表十股泉水,哪一方有人能从油锅中捞出几枚铜钱,哪一方便可分得几股泉水。参加争水的南北两村村民面面相觑,默然不语,气氛十分紧张。就在这时,北村闪出一位青年,十分的勇敢,他跃入油锅,一气捞出了七枚铜钱,而后便壮烈牺牲了。
于是,北村就永远分得了七股泉水,而南村只分得了三股。这位青年是花塔村人,乡人称他为张郎,北村人民为了纪念张郎的功绩,就把他的侠骨埋在中流砥柱的下面,起名叫“张郎塔”。解放前,北村的都渠长一直都由花塔村张姓人担任。当年为纪念张郎而建的石塔至今屹立在晋水源头的清潭中,永远向人们讲述着这个悲壮、英勇的故事。
在难老泉出水口有一小石舫,长方形凉亭,亭旁立有一位汉白玉僧人,手举平钵,呈接石壁龙头水状。1903年,冯玉祥将军曾以“晋溪渔夫”别号,书“不系舟”三字,并留有“晋水名泉,不舍昼夜;古松老柏,能耐风霜”之句。不系舟停靠在泉水的源头,在难老泉亭之下,晋水从舟下汩汩流出,南连石塘六曲桥,北接人字堰。不系舟,语出《庄子·列御寇》:“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而这石舫叫不系舟,就是“舟不用栓,跑不了”的意思。
千年古晋祠蕴含着一股浓浓的精神力,让流传千古的佳话、民间故事继续传承,站在不系舟上,仿佛穿越千年,张郎的英雄伟绩也历历在目。而晋祠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如一颗耀眼的恒星,闪亮且永恒。
- 晋祠博物馆:流传千古的“三七分水”2023-05-06 02:05:04
- 太原五一小长假 太山景区更受青睐!2023-05-02 04:05:01
- “五一”蒙山景区热度上涨,活动精彩纷呈!2023-05-01 04:05:12
- 晋祠博物馆姓氏文化——天下王氏出太原2023-04-30 05:04:37
- "五一"来蒙山!围炉煮茶、踏青赏花,汉服体验,舞蹈等福利活动2023-04-27 03:04:16
- “享”看好山水,“乡”约回娄烦 娄烦县第五届乡村文化旅游节盛大2023-04-26 04:04:43
- 春雪-蒙山的生机盎然2023-04-24 06: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