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远离城市,来太山体验一份清凉宁静

时间:2023-06-09 16:45:22  来源:  作者:  字体:

太原太山,是太原市区最独特的宁静之地,远离烟火味,感受远离城市的片刻闲暇,妙哉,妙哉。

驱车行至太山脚下,一座气势恢宏的双排柱重檐歇山顶牌楼矗立于此,坊额书“古刹龙泉”,通过此牌楼便可以进入太山景区。

一年四季,太山景色各不相同,特点各异。冬日里,枯黄的树叶凋落,但山上的松柏愈显仓幽。冬风拂过,隐约传来悦耳的风铃声,清脆、纯净,荡涤了一切纷扰和杂念。

松柏掩映之中,隐现着由牌楼、山门、戏台、中门、钟鼓楼、三大士殿、佛祖阁、厢房、禅房、观音堂、文殊殿、普贤殿构成的宏大寺院群。寺庙依山而建,高低参差,错落有致。木雕指路牌清晰了然,殿堂楼阁,小巧玲珑,自成格局。沿着蜿蜒曲向的石阶而上,抬眼望去殿宇时隐时现,山林中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隐约听到山顶僧人的诵经声,整个身心都浸入了神圣的洗礼。整个寺庙建筑格局规整,中轴线上建有山门、中门、大雄宝殿、观音阁和莲花洞,两侧为钟楼、鼓楼、东西厢房;寺院东侧还有太山龙泉寺唐代塔基遗址及龙神祠。其中大雄宝殿、观音阁、莲花洞等为明代建筑,其余为清代建筑。

熟悉佛家寺庙的人,应该对大雄宝殿不陌生。大雄宝殿是寺庙中的正殿,也是整个寺庙中最核心的建筑,一般用来供奉释迦牟尼和其他诸佛。大雄宝殿也往往是众佛殿里最大、最雄伟、气势最庄严的那一座。

据资料记载,太山的大雄宝殿建于明洪武六年(1373年),为二层楼阁式建筑,一层面阔五楹,中间三楹为大雄宝殿,东西头各有一间,为禅房。大殿“大雄”的称呼便来源于佛的德号,寓意佛有大智慧,可雄镇大千、降服魔障,如偈云“如来智慧不思议,悉知一切众生心,能以种种方便力,灭彼群迷无量苦”;而“宝”则寓意佛法僧三宝。每日朝暮之间,僧俗两序大众修福增慧、降服烦恼,与三宝相会之地,是名“大雄宝殿”。

观音、文殊、普贤三殿位于佛祖阁后院,三座并列,正中为观音堂,建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俗称八角亭,内保存有佛教造像和悬塑共79尊。观音堂东西两侧,分别是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的文殊殿和普贤殿,三座建筑构成了明清之际盛行的“华严三大士”殿堂建筑格局。

仰望几座殿宇,暂时把烦恼放在山门之外,走进这庄严的胜地,让心随着境,不由得生起一份由衷的崇敬,由心静而达到心净。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钢城资讯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美食营养 | 美食助兴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工作人员公示
权威综合法治类门户  民生法治在线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Powered by EmpireCMS7.8  © 2002-2018 EmpireSoft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