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眼泉:历史在这里埋下一个谜(海东时报)

时间:2019-03-04 06:18:51  来源:(海东时报)  作者:(海东时报)  字体:

 
 
 

□时报记者 张扬

曾经以九个泉眼得名,却深藏着一个历史之谜,很少有人知道,西宁市城东区九眼泉不仅仅是如今的一个景点,还是连接海东乃至甘肃武威等地的历史节点,是探究中国历史的一块活化石。

寻找曾经的九眼泉

九个泉眼在哪里?现在还有泉水吗?想要找到这些答案显然需要一番周折。

虽然名义上已经是春天,但青海大地依然沉睡在隆冬里。三江之源的玉树自春节后就不断传来令人揪心的消息,雪灾已严重影响到那里人们的生活。在青海东部的西宁、海东,也飘起雪花,空气似乎被凝固在寒冷中,好在九眼泉山并不高,还有早已修好的柏油路,可以让我们的登山之路更加轻松。

从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路前往九眼泉,山下有一个小屋,里面简陋且有些凌乱,不过炉火烧得挺旺。今年已经进去花甲之年的张全寿,是西宁市城东区下十里铺村村民, 三年前当上护林员,此时他正摆弄着这个屋子里唯一的娱乐设施——一台老式的DVD机,而下面的一台电视则显出斑驳的画面。

如果没有张全寿的指引,我们很难自行找到那些泉眼,因为它们早已近乎枯竭了。

据张全寿回忆,他儿时看到的九个泉眼每天都汩汩地往外喷着水花,全村人吃的都是这些泉水。因为泉眼处在一个沟里,并且水量充沛,下游便形成了一条清澈的小溪,一年四季日夜不停的奔向湟水河。

九眼泉位于湟水河南岸,它的南面是塔尔山,东面是和小峡相连的杨沟湾,南绕城高速和它擦肩而过。

有过一段上坡路,视野逐渐开阔起来,一条深沟呈现在了眼前,沟内有水流过的痕迹,但没有明显的水流,张全寿说,九个泉眼就在那里,很早以前就看不到明水了。

泉眼就在眼前,可是却不能下去一探究竟,沿着深沟四周拉起的密集的铁丝网,阻断了所有下去的路。从沟内的情况判断,这里可能就是未来等待开发的地块。

年轻地名掩盖了历史

就算真的有九个泉眼,九眼泉这一地名自古就有吗?细究之下,我们发现,九眼泉这一地名的出现,仅有几十年的时间,之前所有的史籍和民间记载中,都找不到九眼泉这一名称。

张全寿说,村民们一直习惯称九眼泉为小山。这个称呼不无道理,九眼泉山实在称不上山,它不过是西宁南北两山的前奏,甚至只是一个大的土包。之前这里是村民们的耕地,“每年都会撒上小麦种子,但是因干旱收成并不好。”据张全寿回忆,每亩山地撒下30斤种子,一年下来的收成经常只有50斤,有时也会颗粒无收,能收获两三百斤就是高产了,“完全靠天吃饭,后来改为梯田情况稍微好了一些”。

如今,九眼泉山上到处种植了榆树、杨树、柠条等,前几年还修建个不少凉亭,开起了茶园。在生态保护中,耕地变成山林,茶园也退出历史舞台,不过九眼泉也已成为市民的一个休闲地。

那么,在九眼泉这一地名没有出现之前,这里到底叫什么呢?我省著名民俗专家靳育德表示,九眼泉地名应该是近七八十年才叫起来的,之前这一片区被称为小圆山。

据靳育德介绍,小圆山就是大名鼎鼎的康王墓——也是青海境内唯一的帝王墓。

和南绕城相隔,小圆山的南面是大圆山。大圆山一直被不少学者误以为是康王墓。认定位于大圆山东侧山脚下的康王墓,主要是基于《西宁府新志》中康王墓在“县治东南山麓”的记载。但文物考古部门曾对大圆山东侧康王墓进行过发掘,没有发现陵墓所应有的夯土层,因此才认定小圆山为康王墓。

“小圆山已经不存在了,应该是被毁于上世纪80年代。”靳育德表示,随着城市的发展,小圆山的土层早已被挖掘一空,甚至被盖起了高楼大厦,所有对真正康王墓的发掘成为了渺茫。

青海曾有两个国都

提及康王墓,就不得不想到曾经横扫甘肃、宁夏、青海的南凉,以及它在青海缔造的两个国都。

康王墓是第二个南凉王南凉秃发利鹿孤的墓地。

懂得历史的人都知道,南凉并不是一个小国,在十六国时期,它位列16国之一,历三主,共十八年。

南凉为河西鲜卑秃发乌孤所建。汉魏之际,拓跋氏的一支由酋长统率,从塞北迁到河西凉州,被称为河西鲜卑。在此居住约两个世纪,部众渐盛,务农桑,修邻好,境内安定。至秃发乌孤时期,以廉川堡,即今青海民和西北为中心,势力不断发展,初附于后凉吕光。

公元397年,秃发乌孤自称大部督、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年号太初,建立政权,以弟秃发利鹿孤为骠骑将军,傉檀为车骑将军。继而治兵广武,攻取金城,败吕光将军窦苟于街亭(今甘肃省永登县乌鞘岭)。

398年,乘后凉衰弱,郭广黁、杨轨反吕氏之机,取得洪池岭南五郡(广武、西平、乐都、浇河、湟河)之地,改称武威王。

399年,徙都乐都,专力经营河湟地区。不幸的是,这年八月,乌孤因酒醉坠马受伤而死,他的弟弟利鹿孤即武威王位,迁都西平,南凉开始兴盛。

就这么,南凉在青海缔造了乐都、西宁两个国都。

南凉:一个短命的王朝

不曾想,南凉却是一个短命的王朝。

三年后,秃发利鹿孤与哥哥一样壮年而逝,死后谥称康王。因当时南凉都城在西宁,他的墓地就选在了这里。

此后,其弟弟秃发傉檀继承王位。秃发傉檀极具大将风度,在他统治的十多年间,开拓出东起兰州西郊,西至青海湖畔,北接腾格里沙漠,南达同仁贵德的广阔疆域。南凉一直处在连年征战之中,南凉帝国所建筑的最浩大的工程虎台就是一座军事祭台。秃发傉檀的战略眼光也远不及哥哥秃发乌孤,每每与日渐强大的北凉作战而屡遭失败,又因为傲慢惹恼了胡夏国的国君赫连勃勃,导致国库空虚,不顾强敌的虎视眈眈却去侵掠弱小的吐谷浑部落补充粮草,最终被西秦偷袭攻破了首都。公元414年,南凉国瞬间灭亡,秃发傉檀这时却没有楚霸王的胆略,和太子虎台一起投降,次年被西秦毒死。

2006年4月30日举行的南凉虎台遗址公园开园典礼上,手举横幅的一批外来客人显得惹人注目,他们来自广东省鹤山市,全部姓源,南凉虎台遗址就是他们祖先曾经辉煌的地方。

源氏家族作为中国古代鲜卑的后裔,为何从苍茫的青海远迁广东?他们的后代又是如何寻根问祖来到青海的呢?记者当时有幸采访到“寻根团长”源荣枝。据他介绍,源姓的祖先都在青海。

秃发缛檀败落后,他的儿子秃发跛羌投靠北魏。北魏是鲜卑族拓跛氏建立的皇朝,北魏皇帝拓跛焘认为秃发跛羌是鲜卑人,是同源,故赐他为“源”姓。由于他勇敢聪明,是值得庆贺的品德,皇帝拓跛焘改他的名为“贺”,称源贺,源贺便是源氏的祖先。源贺在北魏屡立大功,爵位步步高升,由西平侯晋爵为西平公,再晋爵为西平王。

到了公元780年唐德宗时代,有一名官员企图谋夺皇位,事败后被德宗所杀,源氏族人被牵连受诛,族人为了保住性命纷纷远走。唐宣和年间源氏家族以经商为主,不巧遇到青苗之害,因还不起青苗害的高利贷,源氏家族又一次被迫逃亡,当时中原地区兵荒马乱,他们只得逃往粤北南雄玑珠巷定居。宋咸淳九年南雄玑珠巷因胡妃事件,源氏再次逃亡冈州(今广东新会境内)。

源氏在新会建村时念念不忘祖先的历史沧桑,将村落建成形状,取名“坚城乡”,取意为根在南凉而比南凉更坚固。为表明自己是后代,不少老人在草帽和竹筐上写着“秃发”二字,建村最初的格局完全是南凉城的缩影,有护城河、迎龙门等,在重要的地方有烽火台,村边有两个祖先纪念山,称为日山和月山。

如此看来,九眼泉已经离揭开谜底不远了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钢城资讯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美食营养 | 美食助兴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工作人员公示
权威综合法治类门户  民生法治在线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Powered by EmpireCMS7.8  © 2002-2018 EmpireSoft Inc.